<label id="pxgr4"><meter id="pxgr4"></meter></label>

  • <label id="pxgr4"><meter id="pxgr4"></meter></label>

  • 讓世界了解老區 讓老區走向世界

    search

    【棗陽篇】棗陽往事

    2025/02/21 瀏覽量: 作者:《中國老區建設》調研組  來源:中國老區網

    ▲鄂北農民秋收起義打響了鄂北武裝斗爭的第一槍

    在鄂北革命史上,棗陽有著特殊的地位,這里建立了鄂北地區第一個黨小組,成立了鄂北第一個農民政權,誕生了鄂北第一支正規工農革命武裝。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棗陽曾是襄棗宜紅色革命根據地中心區,走出了黃火青、程克繩、余益庵等老一輩革命家;李先念、賀龍、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過。革命斗爭高潮時,棗陽蘇區曾占到棗陽版圖面積的84.6%,被譽為“鄂西北革命的曙光”。

    棗陽,是鄂北地區黨的領導機關所在地,也是中原突圍的主戰場之一。今天,有1000多處紅色遺址遺跡分布在棗陽這片紅色的土地上。
     

    程克繩:鄂北革命的播火者

    在棗陽,民歌《十想》有一段歌詞:“一想程克繩,克繩鬧革命,打倒土豪和劣紳,為的是窮人……”

    歌中所唱的程克繩,是鄂北革命的播火者、鄂北革命武裝和根據地創始人。

    ▲毛澤東主席起草的慶祝棗陽解放的電文

    ▲位于棗陽市革命烈士紀念館的棗陽革命烈士紀念墻

    1925年春,程克繩受黨組織委派回棗陽開展工作,成立了鄂北第一個中共黨小組——程坡黨小組;改造群眾自己組織的“硬社”,秘密建立起農運組織“聯莊會”,成為鄂北乃至湖北農民運動的先聲。當時《漢口民國日報》報道稱:“棗陽農民運動,在鄂北各縣素有成績。前雖在軍閥勢力之下,極端壓迫,農民革命斗爭,仍努力進行”。

    大革命失敗后,程克繩指揮棗陽西鄉農民起義,早于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率先打響了鄂北秋收起義的第一槍。

    “寧漢”合流后,我黨“八七”會決定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黨在當時最主要的任務。1927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根據中共中央發動秋收起義的決定,鑒于鄂北區,尤其是襄陽、棗陽等地,在大革命時期就是農民運動蓬勃發展的地區,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認為全省各區“以鄂北環境為最佳”,決定由鄂北打響湖北秋收起義的第一槍,明確指出:鄂北的秋收起義要以棗陽為中心。但此計劃,因鄂北特委片面策動兵變接連失敗而流產。

    受到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北省委嚴厲批評的中共鄂北特委吸取教訓,分區成立起義指揮部。1927年9月初,中共棗陽縣委成立了秋收起義指揮部,程克繩任總指揮。全縣4個區委分別設立農民起義指揮部,西鄉由程克繩代理指揮。

    9月上旬的一天,棗陽西鄉一萬多名農民在程克繩指揮下,攻下棗陽縣西一區區署。兩天后,另一支起義隊伍匯聚到隆興寺。程克繩富有鼓動性和號召力的演講,激起群眾熱烈的掌聲和口號聲。不到半月的時間,“西鄉的小劣紳都殺的將盡了”,西鄉起義取得了完全勝利。

    10月,程克繩領導并參加了隨(縣)棗(陽)邊“紅槍會”暴動,成立了棗陽縣第一支革命武裝棗陽縣農民赤衛隊。在翟家古城,宣告成立鄂北第一個農民政權——棗陽縣革命委員會,程克繩任主任,初步形成了以翟家古城為中心的紅色割據局面。

    隨著棗陽各地武裝起義的勝利,中共棗陽縣執委擴編組建了棗陽縣農民赤衛總隊,1927年12月,鄂北特委將棗陽縣農民赤衛總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鄂北總隊,程克繩任中共鄂北區特別委員會委員兼軍事部長、中國工農革命軍鄂北總隊總隊長。

    程克繩的老戰友李實說:“程克繩在鄂北的功績有兩個‘最早’,一個是農民運動開展得最早,一個是武裝斗爭開展得最早,這使我們不能不佩服他的政治遠見。除此,程克繩建黨在鄂北也是最早的。”

    今天,下高速公路一進入棗陽,就能看到一座巍峨的雕塑:在黨旗指引下,英勇的紅軍戰士和赤衛隊員,手握鋼槍大刀奮然前行。在這個英雄的群體中,那個一手拿槍、一手高高舉起號召著人們前進的人,就是程克繩。
     

    新集(四井崗)戰役:關系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戰役

    棗陽市被譽為“中國桃之鄉”,平林鎮是棗陽的桃產業主產區,平林鎮新集四井崗一帶更是桃林繁盛。很多人初到新集都感覺新奇,四井崗的桃花,要比其他地方早開一個星期,而且更加艷麗動人。新集的桃子要比其他地方早熟一個星期,能更早上市,價錢也就很好。據統計,新集所在的平林鎮,全鎮一萬多農戶中有5000多戶存款超百萬元,大部分得益于桃產業。

    當地人說,在這萬畝桃園之下,掩埋了新集(四井崗)戰役犧牲的近千名紅四方面軍戰士。這是一片浸透了烈士鮮血的殷紅土地。血沃大地,造福護佑這一方人民。

    新集(四井崗)戰役是關系紅四方面軍生死存亡的一場重大戰役,這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斗,在紅四方面軍戰史上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1932年秋,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失利,紅四方面軍被迫撤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10月,紅四方面軍第10師、11師、12師,紅二十五軍73師及少共國際團,共兩萬余人,從紅安縣出發,進行戰略轉移。

    10月19日拂曉,紅軍到達棗陽南部的新集鎮。上午,尾追的國民黨軍隊趕到。新集四井崗10多里的荒崗丘陵地帶,成為紅軍與敵拼殺的主要戰場。

    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紅軍兵力不足敵方兵力的四分之一。英勇的紅軍用舊式步槍與全部使用新式武器的國民黨軍,進行了三天三夜的廝殺。在殲敵3000余人后,于10月23日上午,紅四方面軍突破了國民黨軍隊精心部署的重重包圍。

    人們常說一江春水向東流,而在棗陽,因為地勢東高西低,境內河流卻是由東往西流。新集戰役之后,紅四方面軍一路向西。革命的洪流勢不可擋,直下川陜。

    新集(四井崗)戰役,紅軍犧牲數千人。《毛澤東選集》《紅四方面軍軍史》和徐向前回憶錄里對這場戰役都有記載。徐向前元帥曾說:棗陽新集戰斗,是我軍轉移以來打得最兇惡的一仗,險些全軍覆沒。開國上將王宏坤用“尸橫遍野、血流成河”來形容這場戰斗的慘烈。

    如今的新集四井崗桃樹滿山、花海蕩漾,但溝壑林間不時會有紅軍戰士的遺骸和戰爭遺物被發現,棗陽烈士陵園的墓碑和陳列館中的藏品不斷在增加。

    ▲本刊調研組在棗陽革命紀念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左五為中國老促會副會長、中國老區建設畫報社社長漆志恒,左四為湖北省老促會副會長梁君君,右四為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望少輝,左三為棗陽市老促會會長張利平
     

    黃火青:轉戰南北,情系老區

    到了棗陽,作為老區工作者,新市鎮火青村是必須要去的地方。

    火青村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原中顧委常委,第一屆中國老促會顧問黃火青出生和成長的地方?;鹎啻逡郧敖袟钋f,后來為紀念黃火青改為火青村。

    1926年1月,黃火青在省立十中加入了共青團,3月,黃火青按黨組織的安排,回到棗陽錢崗小學,以教書為掩護,宣傳馬列主義和反帝反封建思想。當月,黃火青經中共棗陽縣委書記程克繩和委員王平介紹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隨后中共棗陽錢崗支部成立,黃火青擔任書記,工作范圍以錢崗鎮為中心,在棗陽東北區和北區活動,以小學所在地關帝廟為基地開展工作,先后發展了10余名中共黨員。

    1927年4月,中共棗陽縣委派黃火青去武漢工人運動講習所受訓。從此,黃火青開始轉戰南北,在軍隊和地方不同的崗位為革命工作,直到55年后,才回到了他魂牽夢繞的家鄉。

    1979年秋,黃火青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登上了火青村后的石鼓山。

    ▲1927年6月,黃火青(前排左一)、黃海明(后排右一)去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前與黃山農(前排右一)、黃民欽(后排左一)武漢攝影

    石鼓山,因有敲擊能發出鼓聲的巨石而得名。當年黃火青和同志們就是用敲石傳聲通知開會,遇到敵情時,也用這個辦法通知同志們轉移。

    石鼓山,不僅是黃火青從事革命工作的地方,還是黃火青一家革命的見證。

    黃火青的母親張同勤支持三子一女走上了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她掩護了數十名共產黨人;抗戰期間,在子女生死未卜的情況下,她又將子孫們送往前線參加抗日。黃火青大哥黃山農在家鄉建立秘密接待站,掩護數十名黨員群眾脫險,動員多名棗陽青年到延安參加革命。黃民欽、黃冠群、黃冠英三兄弟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石鼓山林中的巨石上,黃火青的六弟黃民醒當年刻下的革命標語,“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工農兵聯合起來抗敵救亡”,至今仍清晰可見。

    1999年冬,黃火青在北京病逝。臨終前叮囑子女,將他的骨灰安葬在老家石鼓山的石頭里。他說:“我的根在家鄉棗陽,那里的群眾在戰爭年代掩護了我,不能忘記他們;那里的土地養育了我,要葉落歸根回到家鄉。”“我們棗陽土地金貴,就把我的骨灰埋在石縫里吧。”

    黃火青從石鼓山出發,又回到了石鼓山。也可以說,黃火青從沒有離開。雖然南征北戰幾十年,黃火青的心始終和棗陽老區在一起。

    ▲1990年,中國老促會向黃火青頒發的第006號聘書

    棗陽黃火青紀念館陳列著黃火青擔任第一屆中國老促會顧問的聘書。這張聘書與黃老的骨灰一同回到了故鄉,作為曾經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這張聘書的重視,寄托著黃火青那份不了的老區情。

    棗陽地處桐柏山余脈,黃火青多次寫信給家鄉領導,建議大力發展林果和藥材產業。尤其是對新市鎮的經濟發展說得非常具體,建議種植林果、藥材,還需多種植竹子和紫穗槐樹解決包裝問題。即使在十年浩劫蒙難時期,黃火青還匿名為家鄉寄來各種樹種。黃火青幫助棗陽老區興建的卷煙廠、自行車廠等一批企業和農田水利基建項目,為棗陽老區今天的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3年,航天英雄聶海勝專程回到家鄉棗陽接受《紅色記憶》攝制組采訪

    在《紅色記憶》攝制組進駐棗陽期間,航天英雄聶海勝將軍專程回到家鄉,接受欄目組采訪。聶將軍深情地說:“對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的情誼,從小就在我的心里扎了根,傳承紅色,不忘先烈,樹立理想,勇于攀登是我們這代人乃至后代必須堅守的,也是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江山之基。”

    (本文轉載于《中國老區建設》2024年第12期)

    編輯:孫晟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和网| 国产91久久综合|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综合二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 欧美久久天天综合香蕉伊|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日韩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久久涩综合|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欧美va亚洲va国产综合|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婷婷综合激情|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国产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给合国产|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久久综合成人网|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天天综合久久久网|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五月天综合网|